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

會Google不代表懂搜尋─對數位原住民的觀察與思考


http://www.i-formosa.com/thread-10897-1-1.html

數位時代網站|撰文者:劉翰謙
發表日期:2011-11-21

而言,Google搜尋引擎等數位工具的存在,就像空氣一樣理所當然,他們使用起來毫無困難,也對這些科技給予絕對的信任,不過也許正因如此,一些使用這類工具的對應能力─資訊來源與正確性的判斷,卻被發現是部分這群「新人類」的盲點。

Charleston學院的商學教授潘冰(Bing Pan),為了了解現在學生使用搜尋的技巧程度,於是設計了一個試驗,受測者被給予一些問題,需要利用搜尋來找出答案。一般學生交出的答案,都來自Goolgle搜尋排序最前列的結果─合理的選擇,也是正確的答案,不過潘冰對部分學生的搜尋結果動了一點手腳,讓他們的搜尋結果以非正常的順序顯示,儘管如此,許多學生還是照樣交上排名最前列的結果。潘冰認為,這代表學生可能有過度相信搜尋引擎給的「正確解答」,而連判斷資訊正確性的工作都交由其行使。

以往的資訊,因為實體世界的成本考量,在傳播前就會經由專業人士(學者、出版社、媒體)決定其是否有價值,才有可能變成紙本、廣播、電視,所以數位移民(Digital Immigrants)─出生在網路等數位工具誕生前者較少這樣的問題,是因為接觸過真正「優質」的資訊,了解其特徵,進而得以判斷網路上資訊的正確性,或想到去質疑其來源,而打造Google等搜尋引擎的人當然也屬數位移民,在這樣的邏輯下,「資訊可用性的判斷」也就是使用者應具備的基本能力,所以數位原住民的盲點是難以想像的。

不過在網路世紀,不僅每個人都能生產資訊,也都能輕鬆發佈,透過搜尋引擎等工具,每則資訊都能被找到,而資訊的能見度取決於搜尋條件的關聯性,其中充滿很大的變數,如果是了解搜尋演算法者,會有許多可操作的空間,但無論如何,對資訊特徵沒有先入為主的數位原住民,眼中所見的搜尋結果可說差異不大,甚至毫無差異也有可能,而唯一的判斷依據,便只剩下「排名」。

當然,網路誕生也有人提出「資訊解放」的看法─過去專業人士把關過濾資訊,固然能保證資訊的品質,但也給了經手這些資訊者「詮釋」資訊的機會,而一昧相信專家說法的資訊,比起數位移民的不知如何判斷,不判斷的迷信權威似乎並未好到哪去。真相如此,所以不會搜尋不但不是現代教育的新危機,實情正好相反,搜尋引擎不但是人類有史以來,解決一般問題最有力的工具,也許還將成為訓練使用者判斷性思考的前所未有機會。

參考資料:Wired

Hostgator PhotonVPS

沒有留言:

 
Blogger Template Layout Design by [ METAMUSE ] : Code Name Gadget 1.1
Powered by MySky Labs